A013.jpg

十三。接受自己

 

住院期間,我們父子倆被隔離在精神病院區中,入院後兒子開始服用大量的抗憂鬱藥物,不過藥物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我想我們都很清楚,該要好好面對的是我們彼此。

雖然住院後他那種強烈想死的念頭已經不再,但是那種活得好累,不如死去的念頭不曾斷過,在院裡父子倆多了更多可以相處跟對談的時間,之前兒子說過心理很怕跟我說的恐懼,怕說了我不能接受的話,如今也不需要再顧忌了,而我能做的,也是暫時先抽離父親的身分,重新好好的面對兒子心理所承受的一切。

兒子真的過得很累,他知道我們很愛他,他也知道自己相當的優秀,因此我們對他的期許讓他對自己要求更高,他沒有辦法接受自己不如人,更怕會他會讓我們失望。

「我的壓力都是你跟媽咪造成的,你說你現在不會再給我壓力了,可是我沒有辦法,我現在這個樣子我沒辦法接受,不管我怎麼努力都不可能達到我自己的標準,與其這樣,不如早點放棄,我沒有辦法接受我變成一個廢物,這樣不如讓我早點去死,反正人早晚都要死。

我努力的想讓孩子知道,老爸願意調整以往我對他的態度,但是兒子似乎不願意買單,他認為我只是嘴巴說說,骨子裡的我根本不可能接受一個不夠優秀的兒子。

住院期間,兒子的媽咪有來探望過,不過母子兩沒有太多的交談,每次母親的提去後兒子的情緒又更加的不穩定。

「她根本不願意承認我會這樣都是她造成的,只會讓為是我自己不長進,是我自己的抗壓性低,是我自己的問題。 兒子哭著說著。

他的心情我可以體會,每個孩子來到這世間都是白紙一張,會變成眼前的局面,追根究柢還不都是父母的錯,沒有父母是不愛孩子的,但是以愛為名的總總作為難道對孩子都是好的嗎?還是只是自己以為愛孩子而已。

「每次媽咪發飆失控的時候我都很害怕,很多事情我都不敢說也不敢生氣,是因為我覺得我很像媽咪,但我不要像她一樣失控,那很可怕,我不要!所以我只能選擇把所有的不滿都壓抑下來。 兒子訴說著心裡的恐懼,其實大人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別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其實父母每一次的爭吵他都記得一清二楚,只是躲在棉被裡頭偷哭不敢讓我們發現。

其實兒子發飆拿刀嚷著想死的樣子,跟孩子的媽每次歇斯底里發飆時的模樣如出一轍,孩子說不想變成他媽媽失控的模樣,但許多淺移默化的影響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母親的強勢讓從小乖巧的兒子備感壓力,他甚至認為每次表現不佳時父母會對他很失望,也覺得每次我們之間的爭吵都是因為他不乖,沒想到這些年他心理所承受的壓力居然是如此的沉重,想到兒子獨自一個人所面對的一切,做父親的我更是感到自責與難過。

該是我要為他遮風擋雨的,卻讓他自己一個人走在我們所造成的風暴中。

從小對數學頗有天分的兒子在媽咪的鼓勵下超齡學習很多,幾乎年年參加各種數學比賽的他也從未讓我們失望連連得獎,甚至有兩次國參加國際比賽,小學就讀資優班的他,除了學科上的表現優異外,媽咪更希望兒子在各方面都可以有傑出的表現,所以校內各種比賽頻繁,別說兒子辛苦,連幫兒子各種比賽的我都覺得很累人,可是看著自我要求甚高的兒子,他都不喊累了我又怎能多不呢,沒想到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兒子愛我們,怕我們失望而勉強自己去做。

考上了私中後,或許接踵而來的壓力讓他發覺力不從心而對自己失望,進而恐懼我們無法接受不再優異的他,在他開心的考上私中的那一霎挪,我心中的隱憂不是沒有緣由的,其實對於孩子,與其說要有不凡的成就,不如說我只希望他可以過得快樂充實,媽咪一直認為他有天賦自然要更加努力好好珍惜,但這樣的光環卻不見得人人都可以承受。

「你可以的這句話成了原罪,「努力! 加油!成了金科玉律,似乎皇天不會辜負有心人,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那不成功呢?恐怕就成仁了。

「你們都離婚了,為什麼還要住在一起,還要我去承受媽咪給我的壓力,你應該早點帶我離開的。

當初離婚就是怕孩子小沒有辦法接受才決定暫住在一起,以為是為兒子想,不過現在回頭想想,卻沒想到反而是害了他,對於婚姻中的一切甚至於教養,我那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姑息的個性造就了如今的場面,許多事情我只想避免一切的衝突所以沒有太多的堅持,但這樣一味的居就下依舊沒有辦法避免離異的下場,而對兒子留下的傷害最後由我獨自來承擔,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因果吧!因由我而起,果也就只能我來承受。

暫時離開原有的生活,我們在醫院的病房中沉澱,寂寥的院中生活我們面對孤寂與衝突,這樣猶如坐監般的日子讓人倍感煎熬,儘管醫院有安排一些活動與運動,但大半的時間還是讓人無聊到想死,總算可以體會到精神病院真的不是人待的地方

但令人訝異的是,院中有問題想不開的青少年不僅兒子而已,還有其他幾位也跟他一樣正值花樣年華的孩子,剛起步的人生卻在此面對挫折,甚至有一位年紀相仿的女生,整天在走廊上失神落魄喃喃自語的低聲說想回家,身旁憔悴的父母及阿嬤令人不捨,不知道又是怎樣的故事成就了這般的劇情。

說一個人在醫院顧孩子不累人是騙人的,但住院期間我不太願意讓爸媽來病院,我不希望倆老來面對及承受兒子的問題,這是我的責任,沒有道理讓他們也來背負。

對於他媽咪呢!她來過醫院看她一兩次,每次兒子對她都沒有好臉色,媽咪對於這樣的狀況自然也不能接受,對我多多少少也有些怨恨,似乎萬般的錯皆是我所造成的一般,而且媽咪還探望後,孩子的情緒反而更加的躁鬱,因此我也不太希望她再來看他,與其讓彼此的衝突仇恨更加擴大加深,不如暫時保持點距離來得好。

住院十幾天兒子的情緒慢慢的恢復平穩,我知道他目前的情況要馬上痊癒是種妄想,但如果可以回家靜養,當然會比被關在醫院裡好,雖然我知道在這裡起碼可以有醫療上的協助,回家後只能我一個人要面對,但兒子自自己的,將來的生活總要繼續,總不能把兒子就這麼一直關下去吧!

在醫生的評估後,我收拾行囊與兒子一起走出上鎖的院區大門,重踏上了不知要如何面對的明天,踏出院的那一霎挪覺得心情好沉重,或許憂鬱也是會傳染的。

回到家裡後,師姑很擔心的來探望兒子,直說這還是因為兒子該處裡的事情還沒有處理完畢,希望兒子有空可以繼續過去進行靈療。

住院之前,兒子除了常去與師姑們共修外,自己在家裡居然也說要開始幫一些來找他的靈進行簡單的靈療,對此師姑還讚賞他很也有天賦,每次靈療的時候都是阿公阿嬤陪著他一起張羅這張羅那的,不僅有模有樣的像師姑他們一樣燃香畫符,更是煞有其事的在樓上比手畫腳或是拳打腳踢的忙得團團轉,對此我基本上不太願意干涉也不想參與,我不希望對我所不懂的事物妄下評論,還是老話一句,希望他真的清楚自己在做甚麼就好。

那時的他所謂的靈異體質越來越敏感,帶他出門的時候,在經過廟宇或者到山上,或一些比較暗的地方,他總會渾身不舒服,不僅會聽到也會看到許多靈界的朋友,而且也常說會有一大堆的靈會找上他,纏著他希望他可以幫助他們治病。

治病,我問他現在有所謂的治病能力嗎?

他笑著回答說:「簡單的可以,但大部分才是沒有辦法,所以要他們去師姑那裏,然後我再過去一起幫忙。所以常常出門到一半,他就急急忙忙地說收到甚麼指示,然後就急著要我帶他趕去師姑家。

從精神病院出院後,趁著著十二月份難得有連續假期,我獨自帶著兒子去香港散散心,希望他暫時可以忘卻台灣一切的不愉快,儘管出門前我也有心理準備,害怕他依舊不穩定的情緒,但卻沒想到居然連靈修這檔事我也要煩心。

在香港的前幾天都還好,跟兒子兩個人到處的吃吃喝喝逛街,但第三天行經在一間黃大仙廟的時候,兒子整個人突然全身都不對勁,他急忙的拉著我要回飯店,他說有一大群的靈湧過來要他幫忙,當下豔陽高照人幾乎都要曬暈了,聽他這麼一說我更是頭暈,這裡是香港耶,幹嘛他們看到你會全部都找上你要你幫忙。

可是當下兒子拗了起來,直嚷著要我帶他回飯店,他要在飯店裡幫忙處裡,當然最後我是莫可奈何的帶他回飯店去,當晚留下他一個人在飯店里辦事,而我則背著相機獨自到不遠處的維港拍照去。

回去的時,兒子有點神情疲憊的看著我,心裡有所不滿的直說到:「幹嘛一直來找我啊! 很煩耶! 我又甚麼都不會,到每個地方都一樣,煩死人了。

「那怎麼辦!

「沒辦法了,我聯絡師姑,請她派一架靈界的飛機把牠們帶回去在慢慢處理。

聽到這裡其實我有點聽不太下去了,因為兒子的靈修之路似乎在慢慢變調之中,後面的幾次靈修居然我還提到兒子說,現在又有一批外星的靈界要來攻打我們,所以他們現在必須要打造靈界的寶器才可以對抗他們,還建造了宇宙船之類的,甚至去救一個千年的魔王來幫助他們之類的。

對此我越來越擔心我所害怕的事情成真,不過我不希望反駁他所聽到或看到的一切,怕他會說我又沒有靈異體質,我不了解啦,所以只是理性的跟兒子溝通提了一些有點矛盾的地方讓他自己思索。

香港回來後的某一個夜晚,兒子又去靈修到快十二點了都還沒有回家,我擔心的打電話過去詢問,電話的那頭師姑有點擔心的說要我過去一趟。

過去的時候見到大伙正忙得團團轉,兒子靜靜的坐在一旁的沙發上昏睡著,師姐見到我來到,趕緊跟我說剛才兒子跟他們一起下靈界去辦事,但是突然間他調皮的本靈不知道後來躲哪去了,他們大家急著再找他一直都找不到,正急得焦頭爛額的不知道怎麼辦。

對於這種情況當下我只有一個疑問,魂回不來,那不就變成植物人了。

當下我慢慢地走到了兒子的身邊,我輕輕的摸的他的臉,細聲地在他的耳邊說,「兒子,爸爸來接你囉!! 很晚了,我們回家吧!

說完,兒子便慢慢的轉醒,醒來的時候師姑他們有氣急敗壞的訓誡著兒子不可以這樣。

帶他回家的路上我沒有多說甚麼,回到家後只聽到兒子淡淡的跟我說到,他覺得他好像沒有所謂的靈異體質,我問他那他所聽到所看到的那些東西呢,他說他不知道,感覺很像都是假的,有點不切實際,就連那些所謂的靈界的師父好像也都不存在。

這時我跟他說:「有無靈異體質我是不知道,但是可以確信的一點是,或許你的這些師父或者是附身的外靈,有沒有可能其實都是潛藏在你心目中的不同人格,這些都是你,都是你的一部分,每個人都需要有勇氣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好的你是你,不好的你也是你,但不管是哪一個你,老爸都會去接受你,你都是我所愛的兒子。

「你自己要有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就好比你所去參加他們的靈修,你認為不合理或者是你不了解的東西,不需要不懂裝懂,要誠實的去表達你真正的感受,而不是隨之起舞,全盤的相信前你都可以懷疑或質問,如果是真理,是可以經得起考驗與懷疑的,有些事情如果你無法找真正的了解,那傻傻的做下去又有何意義。

說完兒子紅著眼眶跟我說要抱抱,他在輕啜聲中說著「對不起!,其實沒有甚麼需要對不起的,其實該說對不起的人是我,這些年來我忽略了他的感受,讓他一個人默默的承受這麼多的壓力。

或許跟之前醫生所說的一樣,唯有認同與接受與接受自己的好與不好,所有離散的人格和情緒才可以慢慢的彙整,最後才有可能回復整合為一體。

當兒子接納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正式告別了那令人撲朔迷離的解離附身的階段,只是面對重新整合過後的他,我又該要如何地接招呢,這不會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儘管最後孩子跟我不是很認同或接受師姑他們的靈修之路,但是這段時間我很感謝他們對兒子視如己出的關心與無償的協助,我常跟兒子說,這段時間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協助,恐怕我們也不見得有辦法走出這所謂心靈的魔考,對此我是真的很感激他們。

 

一。幸福崩解

二。學習壓力

三。真相大白

四。再次住院

五。無頭蒼蠅

六。因緣果報

七。轉換環境

八。靈修之路

九。靈療救贖

十。重回學校

十一。情緒爆發

十二。回憶兒時

十三。接受自己

十四。憂鬱拒學

十五。志向探索

十六。拒學輔導

十七。精神倚靠 

十八。過往歲月

十九。面對升學

二十。新的起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鳥 的頭像
    青鳥

    青鳥的天空

    青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