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4ed093ac60e390452a5e7bc0cb988_副本.jpg

一。重新輪迴

在兒子錄取高職的那一刻起,我天真的以為黑夜終於過去了,不過哪有可能呢?

在脫離學校班級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後,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準備好重新面對新的校園生活,當初之所以會選擇高職,就是希望不要再為了考試而唸書,可以真的依著自己的興趣習得一技之長,我想這應該也是選擇至技職教育的初衷吧! 只是現實卻不如我們所想像中的那麼單純。

如果當初隨便挑間可以輕鬆畢業的職校,或許可以很輕鬆且愉快的混過,但是"混"這字眼從不會是兒子所能接受的,所以能上一間所謂名列前茅的高職當然會讓人興奮,但是在參加了新生的家長座談後,我心中的隱憂又起,又怕重回當初上私立國中的輪迴。

在首場學校的新生說明會,我只不斷的聽到校方在吹噓歷年考上國立科大的升學率,這讓我不禁有點傻眼,沒上高職前我還天真地以為只有高中才需要為了大學而唸書,沒想到在教改制度下的高職也變得高中化,似乎現在所謂的高職也只是科大的前哨站,沒有一張大學文憑似乎註定是會被現實的職場所淘汰。

所謂的名校當然爾就是畢業生的高升學率,這點我應該要比孩子更清楚才是,然而這不是當初我跟兒子進職校的原因,我們甚至認為有無念大學根本無所謂,進入職校便是希望趁早培養自己的專業技能,可以早點摸索出自己的興趣與志向以便日後投入職場。

在期待開學的暑假中,他對即將到來職校生活充滿了許多的憧憬,他預備全新的心情與面對,不過我也會擔心他是否真的能從往日對學校的恐懼中走出,但是我不能在他的面前顯露出任何的擔心,只能選擇相信,不斷的給兒子鼓勵與打氣。

還是老話一句,相信就會力量,相信就會有希望。

在我的憂心中,全新的高職生活拉開了序幕,兒子踏入睽違已久的校園生活,而這也成了另一個噩夢的開始,每天一早不到六點起床,吃飯然後搭車到校,面對沉重的課業壓力,每天在考試和一堆的功課中度過,本以為起碼職校課業壓力會輕一點,不過真的進入學校後,我們才發現我們想得太天真,高職中一大半的專業科目都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像是計算機概論會計經濟商業概論等等,真的沒有點天分或興趣根本讓人K不下去,不像高中課程,幾乎都是國中課程的延續或者是重讀進階而已。

而除了一般的學科外,職校還有一堆的證照要考,這對學生而言簡直就是雙重壓力,既要努力考取證照應付職場的需求,又要兼顧學科以便可以順利的考上理想的科大,這簡直就是讓人傻言,雖然剛開學課業就讓人有點喘不氣來,不過兒子好勝的個性也不輕易低頭,不過我還是盡量希望他在課業壓力中可以努力取得一個平衡點,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希望還是繼續維持國中時期後來我們所說的60分主義就好。

不過自我要求甚高的兒子,嘴裡雖然說著凡事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但是骨子裡的那種完美主義心態要調整豈非一朝一夕可成。

雖然兒子不是以特教生身分申請入學,但是在現行教育體制下,他特教身分依舊被延續到高職。所以一到校便被學校的特教組的專案輔導老師約談,儘管兒子直說他現在不想憑藉著甚麼特殊身分,要跟大家一樣就好,不過依照過往的經歷,學校還是會擔心他是無法面對學校的課業壓力,輔導老師依舊細心的與兒子約了每週一次的諮商聊天時間!

其實老師的擔憂是正確的,畢竟很多事情不可以能說變好就變好,尤其進入到高職後才發現原以為比讀高中輕鬆是誤會一場,才過一個學期他們班上已經有同學準備轉學或重考高中去了,可見得高職生活讓讓不少人受不住陣亡了。

每天寫不完的功課跟幾乎每節的小考對他們來說只是常態,更慘的是一年級新生還要服勤務,為期一學期的勤務服務不是要提早一小時出門就是要晚一小時下課,除了這些還有一大堆的班際比賽,該死的是一二年級還要努力拚證照,先不說專業證照有多難準備了,一年級的資處科還有必備的中英打證照。

你想想,每天回家要寫的習作考卷都快寫不完了,還需要每晚幾乎花上一小時的時間坐在電腦前面狂練打字,每天傍晚兒子一下課就是我惡夢開始的時候,他現在只要一疲憊情緒就又會開始躁鬱,所以如何讓他可以在平穩的緒中完成每天該做的事情便成了我頭疼的事,我不希望卡在第一件事情沒有完成就又在暴怒中荒度了一晚,然後隔天他又無法接受前一天的拖延。

其實我不在乎學校的功課是否都有完成,也不在乎每天小考是否都有準備,不過我這種態度兒子無法接受,他一點都不能苟同偶而稍微偷懶一下的做法,但是自我要求高卻又無法做到,這讓他常常陷入自己的死胡同之中。

在學期中的一次特教會議中,我把兒子學習的態度跟班上老師討論的時候,每個老師都覺得兒子是奇葩,老師上課,兒子都會詳細的作筆記,作業兒子都會要求自己一定要如實完成,不抄襲,不敷衍,一定要很誠實的自己完成,每次的小考都會確實的訂正,這些理所當然的學習態度要求老師們都不敢置信,這種學生幾乎要都要絕種了。

儘管每天都把自己搞到幾乎崩潰,但是他依舊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所以反倒是老師們會希望他可以稍微偷懶點不需要這麼的努力,很奇怪齁,照理兒子這樣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但每個老師給同學的課業都太沉重了,如果都要按時完成坦白說有點天方夜譚,他每天拿出來一大疊要寫的習作跟試卷就讓人傻眼,更別說每天還需要練打字,還需要花時閱讀英文雜誌。

在跟老師反映為何要給如此多課業的時候,老師們的回答居然是不多給點同學們回家根本不會複習,而且他們也從不指望大家都可以如實完成,所以多給點即使完成不完也會比沒有好,更何況大家作業都是用直接抄後面的答案本。

好吧!老師的論點我無言以對,只能靠我自己來跟兒子調整面對,所以我跟他約法三章,每天每天上課都認真的聽講,如果上課時行有餘力就盡量前利用上課時間寫習作,回家不管如何都盡量在10點前完成可以做的作業,然後起碼都留一兩個小時時間讓自己休息做想做的事情,盡量以平常心來面對課業,以搞懂學習為原則,不需浪費太多時間在考試題目的練習,任何考試考完認真訂正就好,不要在意分數如何。

結果,第一次段考下來兒子居然班排以及科排都第一名,這下子我有點傻眼,這不是我希望的結果,但總不會說要他故意擺爛或考爛吧,只是一但有了這樣的光環就會有壓力,但接下來第二次,第三次段考都還是第一名,這種情況好到讓班導跟輔導老師都有點擔心了。

很好笑吧! 可以有如此優異的成績應該是讓人很開心才對,怎會反而擔心,但如果你夠了解我兒子的話,你就會知道在這優異的成績之下所伴隨的壓力也是可怕的,所以一整個學期下來,對於兒子優異的成績表現我著實開心不起來。

一上的生活除了沉重課業壓力外,對於人際關係,在入學前兒子顯得有點焦慮,他還是一直很擔心受人排擠,還是很擔心沒有人喜歡他,但我卻認為他過度焦慮了,他原本就是一個外向易平易近人的孩子,交友這件事對他來說根本不是難事,但難就難在他過分的求好心,認為應該當一個人人都喜歡的人才是,但這怎麼可能,想要討好每個人最後只會落到裡外不是人,其實做自己比甚麼都重要,顯露自己真實的一面,待人以誠,到時能與你和得來的朋友自然就會出現在你的週邊。

光是要他自在的做自己就不容易,他太習慣在外人面前戴上假面具,不懂得如何拒絕,過度的迎合別人,但這樣下來不見得可以結識到好朋友,反而覺得戴上面具很累,為此他就崩潰了好幾次。

上高職後,原本的醫院的心理門診沒有停,醫院方面的用藥依舊,但是很早以前,我便已經用其他的維他命安慰劑替換了憂鬱劑,其餘就只有當兒子突然恐慌或焦慮時,才會給他服用適當的藥物緩解,其實心病需要心要醫,任何的藥物都是治標不治本,不可以長期倚賴。

這段時間心理諮商也沒有停,慢慢輔導的重心也從之前的課業壓力和人際焦慮中,慢慢地轉移到過度完滿主義的個性上,而這或許就是造成他所有壓力的主要原因,凡事過度自我要求的他對自己太過苛刻,而這當然也就造成他要比別人承受更多的壓力,很多事情他不見可以做好,但又不允許自己沒有做到,這種矛盾讓他陷入拉扯之中,也是他常崩潰的原因,而這也是他需要學習去平衡和取捨的地方,只是調適需要時間,有人花了一輩子都不見可以調適。

整個學期下來他的狀況都好壞之間徘迴,狀況好的時候衝勁十足,但是拚過了頭又會情緒崩潰,不過跟之前國中時期比起,他比較能夠去調適他的負面情緒,不再會用以前那種歇斯底裡的方式來發洩,當他自己知道情緒爆發的時候會來找我談,對我發洩一下情緒,或者是讓腦袋關機睡一覺。

除非你真的不在乎,要不然面對課業不可能沒有壓力,當壓力快讓他情緒的崩裂時,他已經可以輕易的察覺到,接下來就是學會在面對情緒爆發的時候如何妥善的處置,不要去傷害自己或傷害到周遭的人,不管生理或心理上都是。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面對情緒,處理情緒,最後放下情緒,至少這樣不會再回到以前的老路子,一味的逃避,否認情緒,最後只會一發不可以收拾。

其實在這青少年時期,學校書本課業上的學習我都覺得不是重點,任何的知識,需要時再學都可以,但情緒管理這門功課如果沒有學好,對人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很高興在這課題上兒子願意坦然面對,跟我一起面對,學習與成長,有好的EQ比任何學識文憑都還重要。

重回到在陪伴他課業學習的話題,從事資訊業的我跟擔任企管系統顧問的老婆一開始還可以在一些專業科目上給兒子一點指導,要不然沒有像班上其他同學一樣,下課還要跑補習班,想要課業 ALL PASS 簡直難如登天,班上同學對於兒子都不補習,居然還都可以名列前茅都深覺不可思議,其實兒子的學習沒有訣竅,就是搞懂,搞不懂就問,要不然他連背都不想背,所以所有的數學公式他都要證明一遍,然而他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是會讓師長們有點頭疼。但這不就是正確的學習態度嗎?只是在現有的畸形的教學方針下,想要真的正常的學習並不容易。

「齁!老師很誇張耶,說這一課統測不太會考,所以先跳過,以後有機會再教。」當兒子回家跟我抱怨的時候,或許一般人會覺得這很正常,不會考的幹嘛教,可是我跟兒子一樣覺得離譜,尤其一些專業科目像是會計,商概或經濟等,很多章節都是有連貫性的,還可以這樣跳著教的喔!

還有就是寫不完的試題,同樣的類型反反覆覆要一直寫一直寫,是希望都背下來是嗎?好像重點不在乎你懂不懂,只要到最後看到題目就都會反射動作作答,很多我看了都是為了考試而考試,把學生訓練成考試機器,這不是當初希望學有一技之長的我們選擇職業學校的目的啊!也不是學校教育的目的吧!說好的多元發展,適性教學在哪?教育改革了這麼多年,或許該改的不是學校,而是家長的觀念,家長的教育觀念沒有改革,再多的教改都是空話,改來改去只會越改越畸形。

再舉計算機概論這種科目吧!很多試題對我這種老資訊人都覺得有點無言,很多我都不知道背了有甚麼意義,最後居然連程式設計也都用一大堆讓人看了都會抓狂的試題來評鑑學習成果,天啊! 不是要學著去寫程式嗎? 到最後只會背函數,背迴圈語法,然後在一堆是是而非的題目中打轉,打死我都不相信這樣學習下來,孩子真正學到甚麼叫做程式設計。

進入到一年級下學期後,除了原本的學科壓力外,開始面對學校要求的證照考試,這讓我跟兒子又都很抓狂,我還真不知道現在的證照居然如此的教條,反正不管哪科都一樣,不管學科或術科,都有題庫,然後把題庫練熟背熟就好。

天啊,學校老師只有跟你說每天要練習哪些題庫,他不會教也不會講解,大家各自努力,而這還真讓人傻眼,他們學校除了要求中英打證照外,還需要電腦跟會計丙級,這可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考上的,每科幾乎上千題的題庫不知讓人從何讀起,老師不管,最後重擔就又落在我的身上,變成了每天我跟兒子一起奮鬥的時段,照我剛剛說兒子的個性,不一題一題的搞懂他是不會背的,於是我每天要看顧兒子的情緒,依照他的壓力指數安排學習時間,讓他可以在可以進行的時段盡量的完成每日或每週的學習進度。

好吧!這差事真不是人幹的,又只好讓老爸來幹!

 二.再度自學

一年期下學期的第一次段考後,兒子又不想去學校了,面對每天承重的課業,讓凡事自我要求甚嚴的他根本承受不住,我無法說服他向別人一樣"稍微"的打混摸魚一下,儘管我知道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但我也是希望他可以稍為的降低一下自我要求的標準。

所以當他說他不想去學校的時候,我可以體會到他的心情,只是接下來要怎麼走下去呢?

在跟學校暫時請了長假後,我跟兒子又陷入了長考之中,其實他並不是全然放棄學校,他也不是無法應付課業上的學習,只是他打從心裡面無法接受學校的教學作法。

那要怎麼辦呢,我腦海中又浮現出要轉學的方案,但才剛一出口就又被兒子生氣的駁回,他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要想辦法去克服才對,看來我是太低估兒子了。

於是最後跟學校協商後,就像國中時期一樣,暫時讓他以請假的方式在家自主學習,每周依舊定期到學校跟輔導老師報到與諮商,然後其餘時間在家自主學習,不過要定期完成各科老師所給予的功課及按時到學校參加必要考試。

這樣的情況似乎跟之前國中沒有甚麼兩樣,不過兒子經過心態的調整後,似乎也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較適合他,讓他自己按部就班依照學校的進度安排自己的學習課程,只是高職有許多的專業科目並不是我所在行的,所以無法像國中階段那樣我就足以擔任他的全職家教,因此在與兒子協商後,開始聘請專業的家教老師來進行部分課業的輔導。

不過光是要找家教這件事情也很棘手,因為他那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個性,如果你的專業度不夠,三兩下就會被他打槍,所以應徵了好一陣子才找到合適的會計與經濟家教老師。

不過整天窩在家似乎也不好,於是跟兒子討論後,他每天一早跟我到我公司上班,然後中午過後自己回家,他自行安排每天上午在公司以及下午在家要完成的學習進度,然後其餘的時間則是適度的休息,當然他所謂的休息不是只是一味的耍廢,而是利用這段時間他朝向自己的興趣多方發展。

這段時間他的電子琴無師自通越練越得心應手,閒來無事便是聽歌抓譜練琴,常常一首新歌不到兩三天的時間他便可以無譜整首彈出,到後來他甚至開始運用電腦的譜曲軟體開始從事創作,真的頗有音樂天賦的他常常就此樂在其中,常常洗澡到一半就急著衝出來,迫不及待要把腦中的旋律給記下來。

除了喜歡音樂,他對電玩的熱愛依舊不減,不過他不是單純的喜歡那種浪費時間練功打怪,或者是打打殺殺的槍戰遊戲,他依舊喜歡的還是 minecraft 遊戲,他不僅喜歡創造挑戰,還會去下載許多玩家的設計地圖,自己開始研究安裝各種外掛套件或模組,甚至開始研究指令進行進階的創作,從中他學習到許多程式邏輯的技巧,到後來也開始嘗試架設伺服器與網友線上對玩,對此我從不加以限制或阻擾,因為我知道,透過他的興趣他可以學習的更多更深入,而這些都不是在生硬的書本中可以學習得到的。

而也因他對程式的興趣,他自動要求想去上完整的程式設計課程,於是我幫他報名了台大資管對外招生的程式設計學分班,如期上完取得畢業證書後,他甚至也自發性的想去考程式設計的丙級證照,不過不同於學校的作法,他務實的去進行準備術科以及學科,在如此的準備中,我相信他取得證照後所代表是真正的實力。

而在自我學習的這段過程中,他也越發覺得外語能力的重要,於是利用網路大量閱讀國外資訊的同時,他的語文能力也慢慢的在進步中,不僅僅是閱讀,他也嘗試他看一些國外視頻練習聽力,甚至和教會裡的外國朋友也都盡量用外語對談,在這些日常性接觸中,他的英語功力大增,而這不就正是語文真正的學習態度嗎?把語文當成是溝通的工具,而不是考試的分數而念,而在這樣的學習心態下,所以當他去裸考英文檢定時獲得高分就不讓人意外了。

於是在他自己的步調中,我們慢慢的度過了他的高職生活,儘管到校時間不多,但是一路下來在學校的成績方面沒有交白券,最後以中等的在校成績安穩的度過,對於成績我們父子最後達成的共識是可以順利畢業就好,重要的是不要浪費這段時間,盡量每天過得充實而且愉快,在快樂中學習與成長。

到了三年級,當大家都開始準備衝刺考統測的時候,我們又面臨到是否要繼續升學的抉擇,不過這次需要好好思考的是兒子而不是我,他自己要去思考到底繼續升學是否有意義,還有他的將來想要往哪條路走,當他決定想要繼續升學並朝向資訊管理方便發展的時候,我認為他不論在能力與興趣上都有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

對於他的未來,我盡量只提供諮詢的腳色,不下指導棋,讓他去探索與決定他自己的未來。

在三年級上學期他也開始在為統測預備的同時,意外的學校輔導老師提供了大學特殊選才的升學管道,不過當時學校根本沒有人申請過,所以該怎麼準備我們都花了很多時間才搞懂。

我們沒有像花大把鈔票請人代筆抓刀寫履歷,或練習一堆題庫準備面試,而是依照自己的想法跟每間學校的要求,逐一準備自傳跟讀書計畫和相關的資料,還好兒子這兩年沒有白過,學校的成績加上自我報考相關檢定及證照,再加上他曾經用心做過的專題或報告,厚厚的一份資料充分的展現了兒子的長才與特點。

其實我們從未為了申請學校而去做任何特別的預備,只是依照選才的要求整理好我們所擁有的資料而已。我想這才是特殊選才的目的不是嗎

特殊選才我們沒有申請太多學校,完全依照兒子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去挑選,如果只是一味地依照知名度來選擇學校,但卻連為何要申請這間學校,進入後可以學習到甚麼,以及可以培養怎樣的職場能力都不知道,那申請一堆學校只是浪費時間跟生命而已。

兒子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與興趣,因此他選擇了資訊管理系作為將來升學的主要目標,經過討論後只挑了兩間大學的申請,報名時我跟兒子想法都是盡力而為不勉強,至於有無機會入選就看上帝的安排,能有固然欣喜,沒有也欣然接受,但絕不因此而亂了原本安排的學校課業複習進度,準備自己所能準備的,命運自然就會引領你前往該走的道路。

送件後我們沒有太多的寄望,沒想到送件的兩間學校都有通過初審,其中國立大學進入第二階段面試,而另一間私立大學取得備選第二,還記得我們去參加面試的時候,其他人都是盛裝打扮,滿手資料跟一付勢在必得的氣勢,相形之下我們好像只是來陪襯的,不過我們心裡也是把這當作是個經驗,沒有抱持著太大的得失心。

結果國立大學的面試當然還沒有過,不過私立大學備取最後竟然錄取了,這一消息傳回學校後大家都很吃驚,記得當初要申請時,請導師幫忙寫推甄信時還被潑冷水說不要浪費時間申請,根本不可能上,與其浪費時間在這上面,不如好好的準備統測還比較實在。

於是當大家埋頭苦讀準備統測的時候,兒子已經成了準大學生了,已經開始在為了大學生活預備中了。

顧高職的三年中,我認為重要的不是課業上的學習,重要的是在學習自律,訓練獨立,自我規劃,學習去感覺到所面臨的壓力,然後去處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來重新面對壓力。

我依舊認為,在情商的訓練遠比在學業上的努力還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智商或許是先天決定,但是情商絕對是後天所養成的。

 三.信仰之路

在高職期間,兒子又重新回到教會,其實在國中短暫的接觸後他曾一度迷失在信仰之路上,對此我不加以評斷,信仰畢竟是需要靠自己去探索的。

所以當他決定重回教會並決定受洗的時候,我心裡是滿滿的祝福,是希望他能夠在信仰之中找尋到支持他的力量,當人迷惘無助的時候,有虔誠的信仰比較容易撫慰空虛的靈魂。

儘管我不是教友,但我很鼓勵他在信仰之路上的探索,每每參加主日或聚會後,他也都會開心的跟我分享他的感觸或者是跟我討論許多的經文,透過這樣的信仰探索中,我發現兒子無形中慢慢地去思索所多人生課題,真如許多人所說的一樣,在信仰中找到了智慧,也找到了支持的力量,只要不要太過流於宗教形式或狂熱盲從,我倒是很樂見兒子多參與教會的活動,很開心他在教會結識許多的好友彌補了他在學校缺乏的友誼,透過教會活動的參與讓他有了更多的自信,也從教義中讓他學習到了慈悲心與同理心,讓他知道感恩,知道他所擁有的一切都值得珍惜,當他埋怨的時候,要知道其實他所擁有的不比別人少。

而在兒子信仰的教理中,家庭關係是很重要的一環,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子女對父母的愛,所以值得慶幸是在一段時間的調適與沉澱之後,他與母親心結的總算可以慢慢的化解,其實當他發病後至今,有一段時間他幾乎都與母親斷絕關係,對於母親的來電或關心都不願接聽或回應,對於母親的一切也不聞不問,媽咪常哭訴著說兒子都不理他,但不管媽咪怎樣的呼喊都得不到兒子的回應,對此他的母親傷心至極。

不過後來兒子的說法是,他不是不在乎媽咪,就是因為太在乎,所以他知道他沒有辦法去面對她,他無法釋懷過往的一切,面對她無法不受往日陰影的影響,他不敢指望母親可以有怎樣的改變,更怕每次面見或聯絡都落得不歡而散,所以只能選擇逃避。

不過當他覺得預備好的時候,他開始對母親伸出橄欖枝,畢竟他跟母親之間的親情是不容切割的,當他預備好重新面對母親時,他的轉變也讓母親願意重新調適自己對孩子的態度,願意重新建立彼此的關係,現在母子每週固定餐敘,有空兒子也願意陪著母親去醫院看診,儘管母親近來身體健康每況愈下,但我想兒子能重回她的懷抱起碼讓她此生無憾,而這對兒子也是,此生不要留下憾事。

當而兒子夠成熟理性的時候,面對很情緒化的母親他更有辦法去包容與接納,在他的母親脆弱的時候,他更有能力一路支持他的母親走下去。

四.展翅飛翔

不過面對第一次要離家住校,我爸媽甚至我老婆都無比焦慮,總覺得以兒子的狀況不太可能面對,萬一又扛不住課業或人際關係上的壓力怎麼辦,遠處異地的爸爸沒有辦法隨時在側Stand By 怎麼辦,甚至還擔心會不會去學校不到一週就哭著說要回家了。

不過面對他們所憂心的一切我從不擔心,其實打從高二起,兒子便已經不斷的在預備將來要一個人獨立生活,不管是否就讀台北的學校,他都覺得應該要自己出去獨立生活才對,而不是繼續的待在舒適圈裡,他要自己去面對和處理他自己的生活,面對他的壓力和處理他自己的情緒。

不僅僅生活上要獨立,他甚至也認為經濟上也要獨立,所以在他確認錄取大學後,我們安排間去考取了機車駕照,也去銀行開立了他自己專屬可以活用的帳戶戶頭,也將他從小到大他所拿到的紅包或零用錢所存起來的就學基金移交給他,至此他的學費以及生活費都從這些基金存款中去支付,我不再給他和的花費或零用錢,不足的部分他會想辦法自己去打工。

其實我很小就給他一個觀念就是18歲以後就要自己靠自己,老爸不可能養他一輩子,不過這當時也只是希望,不確定是否到時孩子真的可以如我所願一般,不過看來似乎兒子真的把話聽到心坎裡的,很認真的認為我的安排是理所當然。

剩餘的高三下學期,在別人努力衝刺統測的同時,兒子已經開始了大學的預備課程,他花了不少時間去了解科系所有相關課程,也對學校周遭的環境開始收集資料,同時為了預備住宿生活,也開始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像是自己洗衣服,自己切水果等瑣瑣碎的生活雜事,別想看這些看似簡單不過的事,多半是養尊處優的他所不曾自己動手的去做的,喜歡下廚的她甚至跟阿嬤學她的私房菜,說真的,接下來每個月有兩三次周日的家庭晚餐都是他掌廚的,他對甚麼事情都很認真,即便對生活也是,他是真的兢兢業業的去預備大學生活而不是只說空話,我由衷的相信他是預備了,人生沒有時麼時候是可以準備好的,只要你不斷的預備著,就會不斷的前進。

現在他已經是個快樂的大學生了,初次離家的校園生活他沒有太多不適應,每週固定回家依舊會跟我抱怨很多學校討厭的人與事,睡前還是會習慣要跟我抱抱一下,偶而煩躁時跟我講話有時還是會很大聲,但是事後大多會不好意思跟我說聲對不起,沒有人是完美的,老爸也不是,但重要的是彼此要多點同理跟諒解。

在校園生活與課程的安排上他可以完全獨立自主,頂多有時會徵求我的一點點意見,住宿很慶幸遇到好室友,剛到學校也快就融入團契也結識很多朋友,在課業上也因為高職的基礎而比別人更加輕鬆點。

如今的他開始發光發熱,但不意味著凡事都 OK 沒有問題,我相信他接下來的人生不一定會一路順遂,依舊會有許多的挑戰等待著他,他所要面臨的各種壓力不見的會比別人來的少,但我相信他將可以獨自去面對和處裡這一切,一如每晚所為他的祈禱一般,企求他敬愛的上帝給予他智慧,勇氣與力量並帶領著他在祂所預備的道路上繼續的成長與茁壯,我不可能當他一輩子的老爸,當我不在的時候他需要自己去面對自己的人生,我能給他的建議與指導也將越來越有限,不過我會是他永遠的支柱,當他需要我擁抱的時候,我都會將他緊緊的抱入懷裏,在我心目中,他依舊是我此生想要呵護的寶貝,我會是他一輩子的精神支柱。

孩子,我相信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有祂的道理,這些挫折都是你面對未來生活挑戰的養份,我不期待你會有怎樣成功富裕的生活,我只希望你此生幸福安詳,曾經折翼的天使歷經蛻變後將展翅,願你能飛向屬於你自己的天空。

將你帶來這世上便是希望你可以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但願我不要成為你的枷鎖,也不要成為你的羈絆,你不需要成為我,也不需要為我的期盼負責,只願你活出你生命的精彩,不虛此生,這是身為你父親唯一的期盼。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育改革 拒學 適性發展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鳥 的頭像
    青鳥

    青鳥的天空

    青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